2022-06-18文章來自:卡巴爾電氣
日前,寧波日報采訪卡巴爾副總經理譚強生,6月18日寧波日報頭版發布了《 甬企盾構機遙控器 為中國基建護航》的文章,文章介紹了卡巴爾對行業細分領域的見解,盾構機遙控器國產化替代方案的推進計劃,以及持續開發不斷創新的發展規劃。同日,寧波市人民政府首頁>要聞動態>經濟資訊中轉載了該文章,在卡巴爾看來,這既是寧波政府對我們的肯定,也是不斷激勵卡巴爾人創新、向前的動力和源泉。以下為該文章全文:
小,卻不容忽視——這是浙江卡巴爾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強生對智能控制細分行業的評價。“小小一臺遙控器,卻是起重設備、冶金、建筑機械、工程機械等領域無法繞開的節點。曾經,我們就在這上面被國外企業牢牢‘卡了脖子’。”譚強生說。
盾構機是高端裝備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機械裝備之王”。過去10年間,由于技術水平高、制造難度大,國內大中型企業往往采用進口設備。盾構機的無線控制裝置技術,更是被掌握在德國少數企業手中。
“中國有著‘基建達人’的稱號,建筑機械無線控制設備的核心知識產權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譚強生說。
2020年5月,卡巴爾電氣與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啟動了盾構機管片拼裝機無線遙控裝置的研發工作,向國外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發起挑戰。在研發團隊的日程表上,“兩步走”的研發計劃格外清晰。
“首先,我們要在軟件上完成100%的國產替代,不光要攻克數據接口、指令系統、無線通信協議等難關,更要實現與盾構機設備的即插即用,與其他遙控器的互換互用。”譚強生說。
遙控器是設備的“大腦”,而遙控器本身也需要“最強大腦”。“反映在盾構機上的每一個動作,實際上都要靠數據去呈現。想要從‘0’開始實現遙控器與機械的匹配,實際上非常困難。”譚強生回憶起第一次實驗時的場景,“遙控器一通操作,但設備就是動不起來。”
于是,企業的研發人員邊學邊做、邊摸索邊思考,一次次解析數據、調整代碼,終于讓盾構機從“呆若木雞”變成“步履蹣跚”,再到舉手投足“縱享絲滑”。“如今,遙控器的代碼邏輯、現場工控應用、技術協議,以及空間無線調度、丟碼誤碼的自動糾錯,我們都有自主知識產權。”譚強生說。
一年多的設計和開發,盾構機管片拼裝機無線遙控裝置的硬件也基本成熟。目前,該產品成功通過了中國賽寶實驗室的電磁脈沖兼容EMC、高海拔、高低溫、IP65等一系列測試,同時部分產品還被返銷至歐洲開展適應性測驗。針對國產替代的最后一塊拼圖——CPU,卡巴爾電氣還專門啟動了“換芯工程”,集中力量攻克難關,力爭到今年底實現所用芯片的國產化率100%,讓自主品牌真正擺脫桎梏。
從無到有,即是創新。近兩年持續不斷的設計開發后,卡巴爾電氣實現了無線遙控裝置在盾構機行業的全覆蓋,更會在不久的將來陪同國產盾構機一起“出海”。“目前,國產盾構機已經被國外所接受,而我們生產的遙控器無論是價格還是舒適性、靈活度等操作體驗,都有強大的競爭實力。”譚強生表示,十年磨一劍,卡巴爾電氣將立志為中國基建護航。